陆飚 |针刺为何要扎跳得气?对烧山火透天凉而言,又有何意义? 1 4225 收藏

扎跳、烧山火、透天凉等各种针刺手法,只有一个意义,就是提高临床疗效。如果不以这个为目的,所有理论上的探讨,都没有意义。


针灸自古以来就在中医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了一大批针灸名家流派,各种独特的针法或理论层出不穷,
但针灸的灵魂始终如一,那就是“得气”。《灵枢》中:“凡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凡是针灸,必须得气才能起到疗效。


在现代教材的解释中,得气,一是患者酸麻胀痛等感觉;二是行针者能感觉到针下沉紧
实际上,临床中我们对得气针感的描述并不局限于酸麻重胀,根据对针刺的敏感度和个体差异,患者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反应,轻者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重者会产生循经性或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到与扩散现象,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特殊感觉。


然而,这些得气的感觉我们看不见,也难摸得着,再者人体的皮肤、皮下筋膜、血管、肌肉、肌睫、骨膜上都充满了微小的神经末梢,我们在人体上任何一个点位的任何一个层次都可以轻松扎出酸麻重胀的感觉来,如果用粗一些的针扎到肌肉上也很容易“滞针”而成为针下沉紧,在临床上我们很难判断针刺是否会起效,那么有没有更加直观的现象能说明得气了呢?


陆飚教授认为,扎跳是判断是否得气比较客观且直观的依据之一。仅用酸麻重胀来说明得气或气至是不够全面的,最好的得气指标是正如郑魁山教授形容的“气至冲动”,也就是伴随肌肉跳动的得气现象。

“得”是动词,隐含动之意,“气”属阳,永远都在运动,其运动的形式就是升降出入,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气至”的“至”又是一个动词,只有运动的东西才能“至",所以说“得气”或者叫“气至”已经暗示“动”的含义。古人对得气的描述都明确形象地表明了跳动的现象,如《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沉浮”一词就明确地说明了针感不止是针下沉紧,而是波动的,扎跳就是“气至冲动”最直观的现象。
 

扎跳,是指针刺穴位后可出现伴随肌肉跳动的得气现象。《难经·七十八难》中所述:“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扎跳得气的机理是针扎到肌肉浅层组织以后,引发了肌束的收缩,激发了感觉神经的活动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所以肌肉会跳一下,同时被施针者有针感,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酸麻痛胀就出来了,即“气至病所”。


公益直播推荐⬇️

可点击主题链接观看: 陆飚教授:扎跳是经络的反应


扎跳、烧山火、透天凉等各种针刺手法,只有一个意义,就是提高临床疗效。如果不以这个为目的,所有理论上的探讨,都没有意义。


 

陆飚教授讲扎跳讲了20多年了,在临床上验证也有20多年了,通过这么多年临床上的应用,反复验证,加上学员的反馈,扎跳的效果是非常可靠的,扎跳后效果确实就好。

陆飚教授学员分享--扎跳得气,疗效确实好


陆飚教授学员分享--扎跳得气,疗效确实好


扎跳是得气的客观标准,除了提升治病效果外,还有一个是做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时,如果不扎跳,温度升高降低也可以做出来,但是幅度非常有限,而一旦扎跳后做手法,温度的变化是极大幅度的提高或者降低;另外就是治疗时不在病痛局部针刺,而是在病变的两端针刺,比如踝关节损伤、腕关节损伤,在踝关节、腕关节的两头选两个穴位扎跳通电,让电流经过损伤部位,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扎跳,通电就没有丝毫的效果。扎跳,就确实说明针尖落在了经络上。有了“扎跳”这个瞄准器,基础再怎么差,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神枪手”。


陆飚教授演示针刺扎跳视频,来源:针会天下

案例分享


来源:陆飚教授

Gerda W,女,83岁,2022年3日1日因其左侧肩胛骨下缘神经性疼痛多日就诊

患者自述:疼痛程度10(一般疼痛程度是1-10,10为最严重的状态),晚上无法睡眠,活动严重受限,吃了几种止痛药物没有丝毫缓解,呼吸都抽着疼痛,烦躁不安。

尽管83岁高龄,但身体健康,平日活动自如,经常运动,只有高血压,目前在服用降压药,无其它不适,也没有长期服用其它西药。

自述平时对疼痛的耐受性很高,很少服用镇痛药物,此次痛得实在没办法,服用几种去痛药物均没有效果,经朋友介绍来看中医。

检查:疼痛主要从左侧肩骨下角开始向周围发散,压痛十分明显,不能重按。

治疗过程:取局部阿是穴,结果2针都扎跳,一般这个部位很难扎跳,这位病人因病气尤甚,病气甚时平时不容易扎跳的地方也会容易扎跳,甚至不扎自己都会跳;留针40分钟后,起针时病人开心地说疼痛好多了,等病人从治疗室出来时反复告诉前台员工疼痛完全消失了。


2022年3月3日,二诊。

患者自述:上次治疗后疼痛程度从10到0,没有任何神经放射样疼痛、只有一些腰部肌肉酸账感,昨天做运动也没事、但因连日来的剧烈疼痛,引起腰部肌肉代偿性酸胀是正常的,二诊治疗这个问题。

按: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多数可以一次彻底缓解,但神经性的疼痛非常难缠,很难一次搞定。对于肩胛骨内侧缘或下缘部位的疼痛感到很棘手,局部不容易扎跳,能扎跳的穴位离太远效果也弱,多数需要治疗许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疗效,偶尔运气好局部扎跳,配合肩井扎跳通电一次可以缓解80%以上,否则只会缓解40%左右,这位病人比较特殊,局部两针都扎跳了,接电后,电流一直刺激局部,所以一次治疗后当时就完全缓解了。

扎不跳也会有效果,但跟扎跳了的效果天壤之别,好比饿了吃西瓜或吃鸡腿,都会有立刻的饱腹感,实则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针灸是一门临床学科,一个学述观点正确与否一定要验之于临床才有意义,光思辨不够,即使是取效了,效果能持续多久,每次都这么有效还是几次后就进入平台期了,以及是不是每个类似病人都会获得这样的效果,学生学习了以后也能如法炮制出同样效果吗?如果学生不能重复就很难传承,这些问题是关键,是鉴别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疗效的试金石。

扎不跳也会有效果,但跟扎跳了的效果天壤之别,好比饿了吃西瓜或吃鸡腿,都会有立刻的饱腹感,实则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针灸是一门临床学科,一个学述观点正确与否一定要验之于临床才有意义,光思辨不够,即使是取效了,效果能持续多久,每次都这么有效还是几次后就进入平台期了,以及是不是每个类似病人都会获得这样的效果,学生学习了以后也能如法炮制出同样效果吗?如果学生不能重复就很难传承,这些问题是关键,是鉴别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疗效的试金石。

陆飚教授学员分享 


破针法千年迷雾,传“扎跳”一纸真言!跟有结果的老师学习、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交流

欢迎点击参加链接👉 5月份陆飚老师“烧山火透天凉”针灸手法培训班

亲眼目睹陆飚老师手法及操作演示,亲身体会陆飚老师扎针的感受和治疗效果。




更多课程详情,也可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了解,如需咨询,可加微信,微信号:QHACU01



版权声明:本文编辑/QH岐黄网张天康,专业指导/陆飚教授,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网站获取授权;文中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为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QH岐黄网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学习资料 针灸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1

Comments(0)

Submit

Related Posts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