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 胖 症 病 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肥胖内分泌专科团队) 1 25622 收藏

一、一般资料: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32岁        婚况:已婚

职业:未提供       出生地:深圳         国籍:中国

家庭住址:广东省深圳市                  病史采集时间:2019年8月2日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二、病例陈述:

主诉:体胖10年,伴血压升高3年余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开始参加工作,因工作需要外出应酬就餐较多,嗜食肥甘厚腻,体重逐渐增长。3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尿酸升高,伴脂肪肝,建议进一步系统诊治,患者当时未予重视,半年后因突发头晕至当地急诊就诊,测血压高达185/100mmHg,予降压治疗后症状改善,后维持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厄贝沙坦150mg q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qn联合用药控制血压,现血压基本维持在120/70mmHg水平。刻下体胖,腹部尤甚,食欲一般,时有疲倦,无头晕心慌、恶心腹胀、关节红肿等不适,平素几乎无运动,眠可,小便可,大便时溏烂,一日2-4次,余无特殊。舌淡暗,苔白腻,舌边齿印明显,脉弦滑。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等慢性内科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中毒、外伤、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深圳,抽烟5年,1包/日,无嗜酒习惯,但因应酬需要时有喝酒,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已婚,育有一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家族史:其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余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肿瘤病史。

三、中医望闻问切:

神色形态:神清,精神可,表情自然无痛苦,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形体肥胖。

声息气味:语声正常,无咳嗽气喘,无异常气味闻及。

问诊:食欲一般,时有疲倦,大便时溏烂。

舌象:舌淡暗,苔白腻,舌边齿印明显,活动自如;舌底脉络色红,未见迂曲。

脉象:脉弦滑。

四、体格检查

体温:36.7℃      心率:70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2/87mmHg

身高:175cm       体重:93kg        BMI: 30.37kg/m2     腰围:111cm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形肥胖,无急、慢性病容,自主体位,表情自然,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淋巴结:色泽正常,湿度正常,弹性良好,未见水肿、出血点、皮疹、蜘蛛痣、皮下结节或肿块、粘膜溃疡及疤痕。 淋巴结:耳前、枕后、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及异常。

头面部:头颅大小及形态正常,无异常包块或凹陷,无压痛。头发色黑,分布均匀。眉毛分布均匀,无稀疏脱落,眼睑无水肿,无倒睫。眼球无异常凸出及凹陷。眼球运动正常,无震颤。结膜无充血、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白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调节反射,辐辏反射存在。耳廓外形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粗测正常。鼻外形正常,无鼻翼扇动,鼻中隔居中,鼻腔通畅,无出血,无异常分泌物,各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无紫绀,粘膜粉红无溃疡,无缺齿龋齿义齿,牙龈无出血无溢脓,伸舌居中无震颤,咽无充血,悬雍垂居中,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部:双侧对称,无包块,颈软无抵抗,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或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及结节,未闻及颈部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正常。胸廓扩张度对称,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及皮下捻发感。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及哮鸣音。语音传导对称,无增强或减弱,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及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中线内0.5cm处,范围1.5cm,无弥散。无抬举样心尖搏动。各瓣膜区未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额外心音及心脏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腹部:腹部平坦,腹软无紧张,无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orphy’s征阴性。叩诊呈鼓音,无肝、脾、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无气过水声。

脊柱四肢:脊柱外形正常无侧凸,各向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直接、间接叩击痛。四肢肌力正常对称,肌张力正常,无杵状指/趾。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未及病理反射征。     

五、实验室检查

(2019年8月2日)血尿酸:824.0umol/L;肝功七项:ALT 72U/L,GGT 89U/L,余项未见异常;血脂四项:TG 1.62mmol/L,HDL-C 0.76mmol/l。血、尿、便三大常规,生化检查,OGTT试验,C肽释放试验,甲功5项,皮质醇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肝胆胰脾彩超:脂肪肝;余未见异常。肾上腺彩超:双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血压增高,24小时血压负荷偏高。

六、四诊摘要

神清,精神可,形体肥胖,腹部尤甚,食欲一般,时觉疲倦,大便时溏烂,一日2-4次,舌淡暗,苔白腻,舌边齿印明显,脉弦滑。

七、辨证分析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湿浊积聚体内,化为膏脂,故形成肥胖,因长期饮食不节,损伤牌胃,致脾虚不运,湿浊内生,又进一步加重肥胖。食欲一般,大便时溏烂,时觉疲倦,舌淡均为脾虚之症,痰湿内蕴故见舌苔白腻,舌边齿印明显,脉弦滑。综上,本案辨证为脾虚湿蕴证。

八、西医诊断依据

患者,男性,32岁,入院查身高175cm,体重93kg,BMI为30.37kg/m2,大于28kg/m,符合肥胖症的诊断标准;腰围111cm,大于95cm,相关疾病发病危险度属于高风险。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入院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明确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诊断。

九、诊断

西医诊断:1. 肥胖症 2. 高血压三级(极高危组) 3. 脂肪肝 4. 高尿酸血症

中医诊断:1. 肥胖病(脾虚湿蕴证)

十、治则治法

1. 针灸特色疗法

(1)针刺方案:

治法:以健脾利湿为主

选穴:中脘、下脘、天枢、大横、带脉、水道、臂臑、曲池、外关、足三里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天枢、足三里接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频率以患者能忍受、不过度为宜,留针20min,每天治疗一次。

(2) 耳穴:取口、胃、内分泌、脾、饥点,单侧取穴,每次取3-5个穴位,王不留行籽贴压,三天更换一次,两耳交替。

(3) 灸法:选穴:第一组:脾俞、胃俞、大椎;第二组:天枢、气海、关元;每次选一组穴位,行艾柱灸,每穴行3壮,3天一次。

(4) 埋线疗法:中脘、下脘、天枢、带脉、水道、臂臑、足三里(出院前1天执行)。  

2. 饮食方案:

(1)饮食模式:低碳水饮食方案合并轻断食饮食方案

(2)具体一周饮食安排及记录:

日期

早餐

中餐

晚餐

加餐

08-03

鸡蛋75g,玉米50g,毛豆80g

鱼肉60g,豆腐 70g,萝卜牛腩 100g

西红柿鸡蛋75,南瓜50g,青菜      150g,米饭50g

青瓜200g

 

08-04

鸡蛋60g,玉米50g,毛豆80g

鱼肉60g,青菜     70g,山药80g,米饭 75g

花菜香菇  90g,青菜 120g,米饭      75g

青瓜150g

08-05

鸡蛋60g,玉米50g,毛豆50g

鱼肉75g,瘦猪肉70g,青菜100g,米饭75g

鸡肉50g,青菜      150g,西红柿鸡蛋70g,米饭70g


08-06

鸡蛋60g,玉米    50g,豆浆150ml,山药50g

凉瓜牛肉70g,

西兰花肉片60,菜心70g,米饭70g

代餐1袋

青瓜200g

08-07

鸡蛋75g,玉米    80g

鱼 75g,冬瓜150g,青菜200g,米饭75g

莴笋牛肉100g,菜心200g,淮山肉片50g


08-08

鸡蛋2个100g

(减1个蛋黄)    

,豆浆 150ml

 

包菜100g,鱼60g,鸡肉70g,米饭70g

代餐1袋

青瓜200g

08-09

鸡蛋2个 100g

(减1个蛋黄),    

玉米50g

鱼75g,木耳35g,青菜200g,豆腐50g

香菇肉片100g,菜心150g,米饭      25g

桃子215g

 

3. 运动方案: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不少于40分钟。

4. 健康宣教:课程包括“营养三要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减脂必备的营养知识”等等,

十一、治疗特色及中西医理论依据

1. 治疗特色:

(1)参考国内肥胖指南共识,制定的减重方案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2)在传统调节饮食、合理运动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针刺、艾灸、穴位埋线等多种特色疗法。

(3)疗法安全温和,循序渐进,诱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采用过激或超负荷的方法进行减重。

2. 中医理论依据:肥胖之病多责之脾、胃、肠腑。本案以健脾利湿为法,取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为主,采用针刺、艾灸、耳穴、穴位埋线等多种疗法,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以达健脾胃、利肠腑、化痰浊之功。

3. 西医理论依据:(1)减少饮食摄入,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消耗,是西医肥胖指南推荐的基础治疗方案。(2)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调节肥胖患者食欲,加强胃肠蠕动,改善机体代谢,从而达到减轻体重、减少肥胖发生的目的。

十二、临床提示及经验小结:

1. 减重是预防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关键。随着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和人类对肥胖症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国际上已经逐步更改和替换了肥胖的定义,提出肥胖诊断定义应从“以体质指数(BMI)为中心”转变为“以肥胖相关并发症为中心”,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等。本案患者并发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疾病,减重治疗不仅对肥胖本身,同时对改善并发症均有重要作用。住院治疗10天后复查肝功,ALT下降至58U/L,GGT恢复正常水平,尿酸也下降至783.9umol/L。

2. 中医体重管理是未来肥胖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发展趋势。随着肥胖症的发展演变越来越复杂化,单一的减重方法已经无法解决肥胖问题,如单独的运动方法,单独的饮食控制,单独的针灸治疗等等,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存在缺陷或不足,需多种疗法结合才能达到更安全、优效的结果。在传统西医推荐的运动模式、饮食模式、健康教育模式、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特色治疗,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方能获得持久疗效。本案患者经系统中医体重管理2周后,体重下降至83kg,腰围减少3cm,BMI下降至超重水平,后随访跟踪亦未见体重反弹。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16-717.

2.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09(08):525-535.

3. 姚红,陈健雄,张子谦,等.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2

(06):497-501.

4. 张林,周雪雷,张洪茂,等.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2

(11):134-136.

5. 罗华丽,李荣亨.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7,32(4):

264-267.

6. 刘思,常乐,许婧. 针刺减肥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4,32(2):175-17

7. 周莉萍,胡玲香,邓雪梅,等. 针灸减肥进程中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探讨[J]. 四

川中医,2011,29(9):124-126. 


Cases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1

Comments(0)

Submit

Related Posts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