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 7 6826 收藏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关节局部酸胀或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在关节区及周围,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并可伴有压痛。张口活动时有弹响,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张口时下颌偏斜。严重者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属中医“痹症”、“筋伤”的范畴,与情志失调、风寒湿邪侵袭、劳损及外伤相关,病位在经筋,多为关节周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导致筋骨、肌肉发生挛缩,关节屈伸不利及疼痛。

 病案举例:

患者,女,38

主诉:开口受限3日。

病史:左侧颞下颌关节发出弹响声1月,3天前侧卧午休后加重,伴张口受限,用力不可张开,不伴疼痛,颞下颌关节MRI示:左侧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伴旋转移位,外侧错位。外院治疗予以手法复位,但很快又恢复原状。后建议用关节正畸颌垫固定器调整咬合关系,如复发则考虑手术治疗,遂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见,口可张开两指宽,张口无弹响声。纳欠佳,眠安,二便调。舌淡苔白厚。脉缓,关尺涩。月经正常,无既往史及家族史。

查体:开口向左偏斜,左侧颞下颌关节髁突活动度消失。


中医诊断:痹证 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通痹止痛

选穴:下关、听宫、翳风(左患侧)

操作:针具选用OH0.5mm x40mm规格岐黄针。取左侧下关、听宫、翳风消毒,飞针进针,得气后右手轻轻弹拨针柄并行合谷刺,施行完手法然后快速出针,用消毒的干棉球按压针孔。听宫注意嘱张口进针。急性期每周治疗3次。

疗效观察:患者仅治疗2次,颞下颌关节即自动复位,可正常张口活动,开口型不偏斜。张口未触及弹响感,未闻及关节弹响,双侧咬合关系可,疗效显著。

 

按语:笔者认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多为关节周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所致,取穴重在关节局部。1.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当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位于下颌骨髁突前方,闭口取穴。“下”,指下方;“关”,为开阖之枢机,故而下关乃下颌开合之机关也,且本穴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阴浊部分有关卡作用。下关穴为足少阳与足阳明交会穴,少阳为枢,主管骨节活动,针刺下关,机关得利,则开合自如,故临床上可治疗颞下颌功能紊乱。2.听宫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张口取穴。听宫为手少阳、足少阳和手太阳三经之会,此三经为循行于颞颌关节附近的主要经脉,且该穴在下颌髁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深处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第3支的耳颞神经,故此穴可疏通手少阳、足少阳、手太阳经经气,达到散寒通络、开噤止痛之功,使经脉通畅、枢机得利,可治疗颞下颌关节周围疼痛及颞下颌关节运动功能障碍。3.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部,位于人体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翳风为手足少阳交会之穴,可调畅手足少阳经的经气,《针灸甲乙经》记载:“失欠口不开,翳风主之。”与下关、听宫相配伍,可祛风通络,疏通面部气血,使面部肌肉得以润养,恢复面肌功能,从而调节颞下颌关节运动功能。

 

调护:嘱1.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关节损伤,如单侧咀嚼、过大张口、用牙齿开启瓶盖、紧张时咬牙等。2.减少对患侧的刺激,注意关节区保暖,进软食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受凉、咀嚼硬物的刺激。


闫兵医生出诊时间:周二上午(二诊室),周四上午周六上午(四诊室)。

     出诊地点:深圳市中医院门诊楼二楼针灸科。




Cases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7

商品

Comments(0)

Submit

Related Posts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