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密”!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额头的神秘印记 3 2998 收藏

7月28日在东京奥运会

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决赛中

中国选手石智勇

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

总成绩364公斤

获得冠军

并打破总成绩世界纪录!

为中国军团摘得第十二金!

这也是中国举重项目在本届奥运会的第四枚金牌!

石智勇登场时候

可以明显看到身上和脸上

有紫红色的印记

这额头的印记封印了怎样的洪荒之力?

又是谁为他注入这强大的力量?

谈及自己脑门和后颈上的“神秘印迹”,

石智勇开玩笑表示自己是红孩儿。

“之前因为吃饭的地方离住地有点远,

中午走路有点中暑发晕,

赛前队医使劲了几下就不晕了。”

被称作石智勇的“神秘东方印记”

其实是中医揪痧留下来的痕迹


“揪痧??”

刮痧我听的多了

揪痧是何方神圣呢?

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奥运冠军的脚步

领略中医的神奇魅力


揪痧可以看作是

中医刮痧的一种简单变形

揪痧,又名扭痧法、拧痧法、扯痧法或提痧法。“痧”在这里指的是“痧象”,所谓痧象,是指人体局部皮肤经过器具刮拭或手法刺激后,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急救痧症全集》中载:“苏、扬、杭、绍风俗,患痧者令仆人以指抉其咽喉两旁及项下胸前作菊花样,谓之提痧。”

简单来说,揪痧是指在身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揪扯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前在农村人们中暑或者感冒通常会用这种方法自我治疗,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中医里认为,刮痧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等作用。

从西医角度看,体表细小血管中存在较长时间没有代谢循环的血液,受到外力挤压后,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周围细胞组织,产生轻微的创伤反应,既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又能调动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神经、循环、激素、免疫、排泄等系统活跃起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揪痧可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致“痧”手法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同时可以促使体内分泌内啡肽等神经体液镇痛因子,对急慢性疼痛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揪痧法常应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颈项部、胸腹部等部位,适用于缓解感冒、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泻、食积等病症。配合针刺,可治疗感冒后声音嘶哑、治疗急性胃肠炎昏厥。

看到这里的中医爱好者

已经挽起袖子跃跃欲试

如果想要体验感受揪痧的酣畅淋漓

须得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忍受力

否则,劝君还是吃药打针去吧!


为什么是说痛并快乐呢?

让我们来看看揪痧的过程

操作时,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医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取少许润滑液后,夹扯起一部分皮肤向前揪,然后急速放开还原,此时常发出“叭、叭”的清脆响声。依此手法连续向一定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多夹揪 20 次左右即可,至局部皮肤处发红或发紫发黑但无皮肤破损为度。此法操作时,对局部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患者常伴有一定的痛感。但当痧被揪出后,患者会感觉周身舒展,病痛缓解。


揪痧虽好

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1. 痧痕一般5~7天自动消退,在前一次揪痧所留下的痧痕没完全消退前,不要急于再揪,这样容易使痧痕长时间不消退,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2. 过度饥饱、过度疲劳以及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揪痧,否则会出现虚脱的情况。

3. 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揪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4.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禁止揪痧。因为揪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 孕妇、精神病患者禁止揪痧。

6. 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揪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7. 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揪痧,因为揪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8. 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揪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9. 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揪痧,因为这类患者在揪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不止揪痧

奥运金牌背后

中医也帮了不少忙

“等一下,我有点抽筋。”“这里肌肉有点紧,我得扎深点抖一抖才能松开。”这是今年春节前后冬训期间,石智勇和队医沈异之间常见的对话。

举重运动员长时间的大强度高负荷训练,伤病基本上都是慢性应力性损伤疾病,属于非常棘手的运动性损伤疾病。石智勇被腰伤所困扰着,负责的医生反复琢磨治疗方法,按摩、针灸、肌筋膜手法、关节松动术(整脊)、理疗等等中西医治疗手段,这些医生都要精通并组合使用,每天都要治疗到晚上10点左右。同时还要从功能解剖、生物力学方面分析伤病产生的原因,从根源上及时预防和解决伤病问题。

通过扎针,沈异努力帮石智勇解决腰伤:一根十几厘米长的细针,从石智勇后腰做好标记的位置扎进肉里,沈异一边扎一边抖动针尾,试探石智勇的深层腰肌“吃针”之后的效果……

护航奥运健儿安康

中医这股神秘的东方力量

永远在线!



版权声明: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内容整理自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新华网、中国宁波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立即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文中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为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QH岐黄网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Therapies and Researches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3

Comments(0)

Submit

Related Posts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