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治疗腰痛病的病案分享 17 10141 收藏

笔者8月份回到单位后(上图是笔者的单位全景图),就慢慢地在体会及运用岐黄针,在陈老师、王师兄、偶师兄等前辈们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积累的病案也不少,通过这些案例对岐黄针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感悟。印象比较深刻的,就属这例腰痛病了。

患者,女,64岁,反复腰痛20余年,加重1周。既往曾行两次封闭针(具体药物不详)治疗,症状仍有反复。近一周抱小孩,提重物后诉腰痛加重,弯腰、下蹲时症状明显,平躺时翻身困难,右下肢有放射麻痛,纳可,夜寐差,二便调。专科查体:两侧腰部肌肉紧张,右侧腘绳肌群紧张,L3-L5棘突旁压痛明显,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右足大指背伸力弱于左边。穴位压痛点:双气海俞穴(++)、右秩边穴压痛(+)、右飞扬穴(++)、右昆仑穴(+)。

诊断:

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腰痛病

治疗处方:第次:气海俞、秩边穴、飞扬穴

第二次:厥阴俞、次髎穴、委中穴

笔者运用岐黄针,进针后行沿着人体的纵轴做合谷刺手法,治疗两次后,右下肢麻木感大减,腰部灵活,步履较前轻松。

按语:“腰为肾之府”,腰部、腿部为足三阳、足三阴及奇经八脉所过之处。对腰腿痛的治疗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刺腰痛论》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内经》中虽然未有“腰腿痛”之名,但早有“腰腿痛”的治疗方案。脏腑经络辨证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肾经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又有太阳经脉病候“是动病”中“腰似折,髀不可以求曲,腘如结,腨如裂”,与腰腿痛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在按探穴位时即是辨经之时,辨经络清楚后选取该经络的腧穴,腰腿痛的治疗通常以局部、膀胱经、胆经为主。当然如果有明显的腰膝酸软等虚证的表现,可以配合内服中药,效果更佳。

西方医学上说:帆船依靠桅杆维持其稳定,相似地,脊柱则依靠其所有的肌肉和韧带维持稳定,这些肌肉和韧带可发生扭伤和拉伤,即当肌肉出现失调、薄弱或者紧张时,它们就很有可能发生异常的脊柱生物力学,从而导致急性损伤。生活中某些动作或姿势不当,即可造成腰部的扭伤或拉伤,其中患者本身可能患有腰椎间盘的问题,也可能其他的问题。颈椎、胸椎、腰椎都一样,椎间盘好像是盛了果冻的圆环,里面的果冻就好比是椎间盘的髓核,外面的圆环好比是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里面没有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用来传导痛觉信号)位于纤维环圆环的外1/3 处(少数情况下位于外2/3)。当这些神经纤维由于机械的或化学的因素而受到刺激时,椎间盘就成为腰痛的原因。

笔者认为腰腿痛一证,常由腰部病变诱发,如腰椎增生、腰部外伤史等,既往有此类病史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腰部损伤,如搬抬重物、拖地等弯腰劳动可带上腰围或腰部支撑物,尽量睡卧硬板床。并注意适当进行腰部功能锻炼,注意腰腿部保暖。

最后附上一段,腰痛阿姨两次治疗前后的对比视频,以及一些痛症治疗后的反馈信息。以上均是个人的拙言,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

治疗前:

第一次针刺后:

第二次针刺后:

         

        

       岐黄针治疗一些痛症的疗效反馈:

        

Cases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17

商品

Comments(0)

Submit

Related Posts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