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联合中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病例分享 5 5968 收藏

      岐黄针联合中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病例分享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相关疾病在静息或夜间睡眠时出现单侧或双下肢表面或肌肉深部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和感觉异常,例如蚁爬感、蠕动感、烧灼感、针刺感、沉胀感、酸痛、痒或紧箍感等,以及强烈的活动双下肢的望,睡眠中下肢频繁活动或躯干辗转反侧,症状多数在活动后可以缓解,停止后又再次出现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不安腿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10%,且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2]

中医没有确切的不安腿综合征病名,但在《素问》、《灵枢》中就有记载胫酸髓酸与本病类似,而薛己在《内科摘要》中提到夜间不寐,足内酸热,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与本病相似。《灵枢》中提到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更解释了不宁腿综合征夜间频频发作的特点。目前中医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痹症痉症范畴。认为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气侵入肌肤而致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经络,故肢体不宁,属于本虚标实[3]

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中国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建议药物治疗包括1)铁剂;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3)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建议使用阿片类药物;同时认为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物理疗法可不同程度改善疾病症状。中医药治疗方面包括中药内服、针刺、穴位贴敷、艾灸、推拿按摩或中药内服结合针灸按摩等。虽然药物治疗作用快,疗效确切,但副作用较大,甚至可能出现症状加重和反弹现象[4故中医疗法或其他刺激、运动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分享1例最近使用岐黄针联合中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病例。

 

患者付某某,女,74岁,2022.2.17日首诊。主诉:反复双下肢肌肉牵扯酸痛不适3年,加重2月余。3年前开始出现双髋关节以下肌肉酸痛伴牵扯不适,伴有沉闷紧束感,呈游走性,症状夜甚,严重时双腿难以安放,强迫自捶打揉捏或者反复蹬腿方可缓解,严重影响睡眠,日间烦躁但下肢酸闷痛不明显,无伴关节红肿畸形,上肢无特殊不适,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症状时轻时重,未系统诊治,自行用中药泡洗或药油外涂;2月前双下肢肌肉牵扯酸闷痛再发,夜卧不宁,伴翻身起身困难,常强迫起身室内走动或让家人捶打揉捏下肢肌肉,曾坚持服中药、针刺治疗效果欠理想。X线检查提示腰椎不稳、腰椎间盘变性、双膝关节退行性变。经介绍特来循岐黄针治疗。平素胃纳可,大便偏干,日1次,小便不利,舌淡红伴瘀斑苔薄黄,右脉滑偏沉,左寸沉关尺弦。

中医诊断:痹症(气滞血瘀 筋脉失养)

西医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治则:行气活血 养血柔筋

治疗:

1::中药内服:桂枝二加龙骨牡蛎汤合四物汤

                 桂枝15g  白芍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20g 人参10g龙骨30g 牡蛎30g            

      川芎20g  熟地黄30g  当归10g  

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服,共7

   2:岐黄针治疗:

 辨经(筋):肝经、胆经和膀胱经

选穴:a.气海俞    膝阳关   飞扬穴  

      b.肝俞    居髎穴/髀关穴   委中穴  

刺法: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周1-2次,合谷刺。

操作方法:参考岐黄针常规操作;配合岐黄罐留罐8分钟。

2022.2.24 二诊:诉岐黄针治疗后第三天症状几乎完全消失,如常人,第五天起症状又反复,但较治疗前程度轻,夜间下肢肌肉牵扯酸痛,需活动或揉捏方可缓解。大便较前软,小便平,右脉弦缓尺沉,左寸沉关尺弦,舌淡斑斑苔薄白。岐黄针治疗选B组穴位,中药守前方+延胡索15g。查血常规、风湿免疫、肝肾功能、血沉。

2022.2.28三诊:症状较前减轻约5成,夜间翻身改善,无肌肉抽筋,自行按揉即可缓解肌肉酸痛不适,基本稳定无反复。血液检查指标正常。大便溏软,小便平,纳可,睡眠改善。

方药: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20g  人参10g   龙骨30g   牡蛎30g            

川芎15g  熟地黄20g  当归10g   延胡索15g

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服,共7

岐黄针治疗:选a组穴位。

2022.3.10 复诊,诉腰腿牵扯酸痛明显改善至少8成,仅觉大腿根部有少许牵扯感,夜间翻身可,无需按揉捏或蹬腿可安睡;二便调,舌淡暗苔薄淡黄,右脉沉滑,左脉弦。

方药: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20g  人参10g   龙骨30g   牡蛎30g            

川芎20g  熟地黄30g 山萸肉20g  鹿角胶6g

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服,共7

岐黄针治疗:选b组穴位。嘱1周后复诊。

按:不安腿综合征病因繁杂,容易误诊和漏诊,主要表现为安静或睡眠状态下活动下肢的强烈欲望,甚至肢体有难以言喻的酸痛、闷痛或躁烦不安,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医认为该病属“痹症”范围,《黄帝内经》记载的胫酸髓酸与本病类似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气,经脉失养,脉络不通是其主要病机。根据经络脏腑辨析,其病在肝经、胆经和膀胱经,久则内舍于肝、肾。肝主筋,肾主骨,筋之会在于胆经,肝肾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养则不能主束骨利关节,枢折则骨摇不安,故治疗时主要选取肝经、胆经和膀胱经穴位为主,调和营卫阴阳 补肝肾养血柔筋,故能屈伸流利。

岐黄针疗法选穴精且少、不留针、起效快、治疗频次低,安全、少痛易操作。针刺重在调人体经脉之气,气畅脉通则五脏安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若血虚则气自弱,针无物以调,有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故需甘药调之以养其血。若血充气盛,气血调和则易安。“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这也是岐黄针临床应用时强调诊脉的缘故。岐黄针结合中药治疗,应能更好的调和气血,实现速效和持久。本案例首次岐黄针治疗后效果显著,但往后出现反复,这可能跟岐黄针可迅速调节机体经脉之气有关,经气通利则症减,但缘气之母---血不足,难以维系气之往来通利状态,致出现症状反复,后坚持岐黄针结合中药调治,症状遂逐步改善并稳定。所以临床上若遇到病久病弱的,岐黄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值得考虑。

[1] .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36-437

[2] Restlesslegs syndrometreatment with dopaminery agaents[J].Nearology20022658):81-89.

[3]刘 坤.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临床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34-335

[4]郝丽君,张美云.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 28) : 96-98

 

 

 

王叶青  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地点:周一、二、四、五下午及周二、三、四上午(农林下路19号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农林门诊中医针灸诊室2

       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共和门诊部中医针灸诊室1

 


Cases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5

商品

Comments(0)

Submit

Related Posts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